“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涯苦作舟”,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,只有勤奋和刻苦才能有所收获,走向成功。相比于享乐,学习的过程固然是痛苦的。可是如果将学习的苦扛下来了,生活中的苦即使还存在,那也和从前大不相同了。网站建设
一位朋友曾跟我说过,他有一次在一家工厂做外贸,有一段时间是经常呆在工厂里的。于是,就经常和厂里的员工打交道。他发现,他们大多数都很年轻,就好像一个刚刚长大的孩子。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八点,重复着像机械一样的工作。他问他们,多大了,怎么不上学出来打工?一些人说需要赚钱补贴家用,还有一些说的却是上学太苦。很多人都说,等到离开校园进入社会,才知道上学的日子是最幸福的。为什么这些孩子已经工作了,却还说上学太苦呢。扩展阅读:长尾关键词有什么用
为什么,人们宁愿吃生活的苦,也吃不下学习的苦。
生活的痛苦使人麻痹,学习的痛苦使人清醒
生活,至少要衣食住行。是不会等待我们的。因此,我们吃的生活的苦,常常是被动的。无论我们麻痹,反抗,它都扑面而来,我们不能拒绝,不得不承受。于是,我们日日面对着这种苦痛,久而久之,就成为了很多人的“习惯”,成为了一种无奈的顺从。就好像我们每天都会有三次感到饥饿,而我们却不会像孩童时期一般哭闹了。
知乎上有一位朋友,因为不愿背一本20页的手册,放弃了月入6000的销售工作,去做一个月2000的服务员。2000块服务员自然是不用怎么培训,几乎所有有手有脚的人都能胜任。是害怕去新的领域,不自信,还是惰性使然。这个问题有无奈,也值得反思。
而学习所要吃的苦,是我们主动的,逼迫自己去开辟一个新的,不熟识的领域。
于是人们宁愿忍受日复一日的痛苦,也不想被痛苦锤醒。这是一种惰性,一种被麻痹在“伪舒适”区的惰性。
生活的苦难限制了学习的条件
在同样的时间条件下,有资本条件的人,把资本用来提升自我,而相对贫穷的人,把时间都用在了继续生活上。
因为没钱,要住在偏远的地方 → 花费大量时间在上班路上 → 用于提升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发现更好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少 → 想要做更多兼职来应对生活的成本 → 沦为工作机器,心理崩溃,选择放弃……
生活的苦,让很多人耗尽了时间,精力,钱财。这种现状越来越严重,也越来越多的人将不能进步推给了生活压力,而非自身。
一位93岁的上海爷爷被人拍到和外国人对话,他发音标准,口齿清晰,面对镜头说,“stops learning is old, keeps learning stays young.” (停止学习让人衰老,不断学习才能永葆青春)
生活的平庸和细碎让人感到厌倦,而改变最有效的利器,就是学习。
学习的意义不止在于达成所谓生活品质的提升。
它的价值,在于给人更多本想不到的可能。